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达斡尔族传统婚俗是流行于黑龙江富拉尔基罕伯岱村达斡尔族人的婚俗。千百年来,达斡尔族以渔猎、放牧为生,婚礼中的礼俗等传统文化,穿插着大量传统民歌。如提亲时唱的“提亲歌”,相亲后唱的“思念歌”,出嫁时妈妈唱的“嘱托歌”,婚宴中的“祝酒歌”、“醉酒歌”及回门时唱的“回娘家”,表达了达斡尔族人的浪漫主义...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人的狂欢节。每年阴历五月中下旬择日欢庆,届时部落里的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相聚在嫩江边的河谷草滩,共度佳节。传统的瑟宾节民俗活动包括:祭祀山神(或敖包),民族歌舞表演,传统竞技,游戏,野餐酒宴,篝火晚会。其风俗形...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甲礼是朝鲜族民众为60周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会,是朝鲜族重要的人生礼仪。 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60年为一个花甲轮回,所以60周岁称为“花甲”之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朝鲜族迁入牡丹江流域,花甲礼随之传承,存续至今。 举...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世代以狩猎和游猎为生。这种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 “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古伦木沓节由祭祀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自古以来,...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五大连池药泉会又称“圣水节”,是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区达斡尔、鄂伦春、蒙古、满、汉等民族群众在药泉举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端午节庆民俗活动。二百多年前,达斡尔族猎人在五大连池药泉山下发现了能祛病健身的药泉,由此产生“药泉”等地名。此后,每年在端午节前后各族民众在药泉聚会敬神祈福,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独特的手工技艺,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鄂伦春族人世代以游猎为生,长期食兽肉、衣兽皮,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极具特点的兽皮手工技艺。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包括皮张采集、鞣皮、拼剪缝合、染色、纹饰、刺绣等,生产的成品按用途可分为服饰、生活用品、宗教用具等类...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赫哲族长期以渔猎为生,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独特手工技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古纳左旗(根河市)和黑龙江流域均有这门技艺流传。 古代北方游猎、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都有过制陶时代,而鄂...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白银纳村和塔河县十八站等地。白银纳村和十八站境内,呼玛河贯流而过,水网密布,年平均降水量约四百毫米。丰富的水系为鄂伦春族的夏季渔猎准备了充分条件。在长期狩猎过程中,鄂伦春族先人创造出了一种便于水上活动的桦皮船。 桦皮船是鄂伦春...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方正剪纸是东北民间的一种特色剪纸,流行于黑龙江省方正县一带。清代中叶,随着东北地区的开禁,关内移民大量涌入黑龙江,带去了许多中原民族民间文化的成果,剪纸技艺即在这一时期传到方正。经过当地居民的不断努力,方正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中原剪纸不同的地域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方正剪纸得到进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赵世魁(1914—1990)在中国杂技魔术界享有盛誉,人称“十三刀”、“罩子魁”,是黑龙江北派传统魔术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近现代魔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赵世魁的魔术表演以出神入化的“罩子”绝活著称,他表演的手彩活变幻莫测,节目中的北方对口说白诙谐幽默,许多失传已久的传统表演技艺经他挖掘整理后在...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达斡尔族乌钦又作“乌春”,是达斡尔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和龙江县,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以及新疆维吾尔族塔城地区等达斡尔族聚居地。 乌钦本是在清朝年间由达斡尔族文人用...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据现有资料,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 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鄂伦春族摩苏昆是形成并流行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鄂伦春族聚居区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摩苏昆”是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演出形式多为一个人徒口表演,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其内容多讲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曲调多不固定,且因流行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流传在逊克的多用...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二人转是一种用东北方言说唱表演的民间曲艺形式,由东北大秧歌与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形成于清代中期,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广泛流传。 二人转表演以两人及多人唱叙演出的“双玩意”和“群唱”为主,也有由演员扮演角色的“单出头”和“拉场戏”形式。“双玩意”...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东北大鼓是一种地方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三省,历史上曾有过“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等名称。它最初由表演者一人说唱并以小三弦自行伴奏,后发展为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以东北方言演唱,另有乐师操三弦伴奏。20世纪初,东北大鼓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东北大鼓是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龙江皮影戏是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具备独立的演出形态、演出剧目、表演手段和传承谱系的皮影戏品种,号称黑龙江皮影戏的“江南派”。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是黑龙江省唯一专业的皮影戏演出团体。1959年国庆,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携《秃尾巴老李》应邀进京为全国群英会英模演出,又赴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黑龙江望奎从清代起成为海伦府辖地,这里集聚了大量的中原移民,其中尤以河北移民为多,因而使用冀东口语在当地极为广泛。18世纪末河北乐亭皮影艺人到望奎落脚演唱,由此开始,皮影戏一直在当地延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望奎皮影戏一度走红,打出了黑龙江皮影戏“江北派”的大旗。至70年代,它已经成为望奎城镇...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黑龙江省是评剧发展的一块沃土。从评剧诞生初期至今,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评剧名家都曾到黑龙江省各地演出,解放后,黑龙江更涌现出了很多评剧名家,如刘小楼、喜彩苓、吴素舫、碧燕燕等。 善于表现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早在2...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鲁日格勒”舞是对其民间舞的统称,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据考证,“鲁日格勒”的汉语意思为“燃...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达斡尔意为“开拓者”,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达斡尔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整见长。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一种充满达斡尔民族风情的音乐样式,主要流传于黑...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瑷辉、嘉阴等县,鄂伦春族民歌曲调和风格十分多样,往往即兴填词,随编随唱。这些民歌以“赞达仁”即山歌的曲调为主,高亢圆润,略带颤音。“赞达仁”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杂以“那依耶”、“希那...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森林号子是林区伐木工人在伐树、运木、垒木等劳动中所唱的号子,主要流传于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及西北、华南各大林区。它因劳动方式不同而形成多种名目,如长白山区的运木号子就有蘑菇头号、大掐子号、拽大绳号、嘹号、瓦扛号、流送号等。华中、华南各林区还有一种“排筏号子”,是工人们将“木排”放入江流时所唱的...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u7533u62a5u5730u533au6216u5355u4f4duff1au9ed1u9f99u6c5fu7701u8087u5ddeu53bf u3000u3000 u3000u3000u5522u5450u662fu963fu62c9...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蒙古族四胡是一种弓弦乐器,由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演变而来。清代将之用于宫廷乐队,称为“提琴”。蒙古族四胡音乐流行于内蒙古、东北和华北各省区,对蒙古族和汉族的民间说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四胡由琴筒、琴杆、弦轴、琴膜、琴码、琴托、千斤、琴弓、琴弦等组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