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凯发一触即发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级别分类: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东巴舞是纳西族舞蹈,主要流传在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近100种套路。《东巴舞谱》是用纳西象形文字系统、详尽记录和描述东巴舞蹈动作的一种典籍,迄今共发现6册,共记录了52种东巴舞的跳法及相关文化信息。        有...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通海县洞经音乐       通海洞经音乐始于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间,最早为“朝山会”,之后是“桂香会”,当时就十分兴盛,曾有“冠冕南州”之誉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又先后出现了五圣会、同文会、圣文学、振文学、兴文学、崇圣学、妙...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阿昌族历史悠久,人口3.2万,其中1.2万人居住在梁河县。       阿昌族民歌种类繁多,许多歌种在曲调、歌唱形式等方面独具特色。按体裁划分,阿昌族民歌有山歌、叙事歌、礼俗歌、祭祀歌和舞蹈歌等种类。山歌是男女青年情歌对唱的主...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独龙族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民歌是一重要类别,很多独龙族的史诗、神话、传话、故事、歌谣等,都是...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文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福贡县匹河乡怒族中流传的民间歌曲“哦得得”,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相互表达感情时不可缺少的曲调。       “哦得得” 有“哦得得一”、“哦得得二”、“哦得...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昆明调流行于昆明市区及呈贡、晋宁等滇池周围的汉族地区,昆明附近部分少数民族中亦有传唱。昆明调泛指这一地区的汉族山歌、小调,民间有调子、民歌等多种称谓。       昆明调多在山野田间歌唱,一般不受季节限制。除平时及插秧、薅秧时节...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云县、永德、双江、施甸、墨江等县。       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勐满镇、打洛镇等地的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有5种基本曲调:“索”、“甚”、“...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普米族乐器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       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据唐《蛮书》载,纳西族先民“俗好饮酒歌舞”。白沙细乐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纳西先民创制的一部器乐、声乐及...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民谣《阳温暾小引》又名《吹烟调》,约成于清道光年间,流传于腾冲市和顺镇一带。和顺古名阳温暾,地处腾冲通往缅甸的交通要冲,是有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和顺人在外拼搏奋斗,企盼落叶归根,对故土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阳温暾小引》是后人实录...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和水塘镇等地流传的傣族(花腰傣)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是一部篇幅长、内容完整的悲剧叙事诗,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道德、婚姻恋爱等。当地版本较多,以口传的方式流行于民间,近年...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拉祜族史诗《根古》主要流传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其他拉祜族聚居地区,是一部描述拉祜族先民繁衍迁徙的叙事性史诗。       迁徙是拉祜族社会发展中一段重要而又漫长的历史,在拉祜族心目中就是祖先和历史的象征。这部叙事长诗主要叙...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流传于金沙江畔的元谋县小凉山彝族(诺苏)地区,是云南彝族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英雄史诗。       阿鲁举热是一个在彝族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扬的英雄祖先形象。史诗讲述了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阿鲁举热是史诗主人公...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史诗《查姆》流传于双柏县哀牢山彝族地区及大麦地乡底土村一带,在没有彝文之前均为口头流传,有了老彝文后才以书面的形式传承,惟少数懂老彝文者和毕摩(彝族祭司,亦是民间知识分子)才通晓。       彝语“查姆”是“大”和“起源”...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神话《司岗里》是一部在佤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口述文学作品。它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中心,在邻近各县市及其他佤族聚居区广为流传。       《司岗里》围绕着天从哪里来,地是怎样产生的,人怎样投生到世上,万物为什么会生长,动植物为什...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苗族叙事长诗《昭蒡俭和高帕施》广泛流传于昆明、曲靖、昭通和楚雄等州市的苗族地区。       这部长诗讲述一对苗族青年恋人昭蒡俭和高帕施为了追求美好自由的爱情,运用巧技,从企图强娶高帕施为妻的恶人多漫多龙家中逃出,历经千难万险,...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叙事长诗《阔时目刮》广泛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傈僳族聚居区。《阔时目刮》为傈僳语,汉语为《春节调》,是一种对唱形式的叙事长诗,原诗5字一行,共有近万行,汉语译文有5700行。       《阔时目刮》是傈僳族人民过新年...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绷文是居住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的傣族(傣德人)使用的文字。孟定镇共有2.57万傣族(其中“傣楞”1.3万人、“傣德”1.27万人)。此外,该县勐简乡还有傣德1000多人,语言、生活习俗等与孟定傣德完全一样。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独龙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史称为“俅”、“俅扒”、“洛”、“曲洛”等,自称“独龙”或“独龙阿昌”。新中国建立后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语共有两种方言,一是独龙江...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两岸的丙中洛至普拉底地区,由4个支系组成,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自称“阿龙”。据不完全统计,贡山的“阿龙”主要有生恰、占苏、困欠、伊苏、气敢、滚拉、勒包、本东、贡马、南木大东等20多个氏族。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奔子栏村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南部金沙江西岸的奔子栏镇,海拔2108米。全村258户,1816人。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人均年收入870元(2003年)。     奔子栏历史古老。唐宋时期,奔子栏为西南入吐蕃古道,是由滇入藏“茶...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共106户,563人。人均年收入840元(2003年)。地处澜沧江东岸海拔2700米的山区,是“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后山属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杜...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三台山乡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西南侧,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辖4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海拔1136.75米。1437户,6315人。人均耕地面积5.4亩,人均收入749元 (2003年)。     德昂族是云南人口较少民族...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等喊村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相乡贺赛行政村境内,是全市最大的傣族村寨。全村225户,988人,傣族人口占全寨总人口的95%以上。人均耕地面积2.05亩,人均收入1999元(2003年)。     大等喊村建立年代约在明末...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新寨村、贺姐村所在的腊撒村委会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坝子,背靠山坡,前临陇川县至盈江县的公路,交通便利。户撒河从坝子间穿流而过,海拔1430米。生态环境好,村寨周围森林植被保护较好,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森林覆盖率5...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腊者村位于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为布依族聚居村,始建于清代。全村共108户,495人。人均耕地面积0.2亩,人均收入300元(2003年)。村寨地处亚热带河谷地区,四周高山环绕,海拔800~ 980 米 ,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6%以...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下笔冲村位于曲靖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境内,地处河谷低处,笔冲河从寨前流过,水源丰富。村寨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据考证笔冲寨即《徐霞客游记》所记“碧峒寨”,海拔1300米,山上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全村91户,412人。人均耕地...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行政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市区18公里,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缓坡地带,包括上村、下村和文华村3个自然村,351户,1350人,均为纳西族。村野、田畴与玉龙雪山紧紧相连,相互辉映,景色优美。植被保护...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温泉行政村位于永宁乡北部,瓦拉别是温泉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是一个纳西族摩梭人聚居的村落,海拔2680米,56户,422人。人均土地面积6.12亩,人均收入616元(2003年),地处半山区、山区,森林...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糯黑村位于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东部约25公里处,“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公路穿村而过,属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的彝族撒尼村寨,分大、小糯黑两个自然村,全村现有363户,1392人。人均耕地面积2.7亩,人均收入14...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大寨,建村历史已有200多年。佤族自称“佤”、“阿佤”和“布饶”,汉语意为山地民族。翁丁大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海拔2605米。翁丁村共有238户,1094人,其中大寨98...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浇花节,德昂语称为“散根”,是德昂族最有标志性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举行。广泛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州潞西市、盈江县、瑞丽市、陇川县和梁河县,其中以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保存最为完整。     从德昂族民间传说可知,浇花节...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或踩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称为“奥道”,每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五举行,是各乡镇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历史古老。     花山节的来历传说有二。一是相传苗族的祖先蚩尤战败,不得不进行历史上...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节日较多,有春节、火把节、新米节、卡腊节等,其中葫芦节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充满独特的文化魅力。     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是澜沧县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新平傣族人生礼俗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嘎洒、腰街、漠沙等乡镇的傣族村落。     新平傣族人生礼俗形态完备,体系严密,包括求子礼俗、孕期礼俗、出生礼俗、取名礼俗、满月礼俗、周岁礼俗、少年礼俗、成人礼俗、文身礼俗、染齿礼...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九祭献,哈尼语称为“归基托”,是哈尼族最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流传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浦贵、浦海、施通3个自然村。这3个村是在哈尼族迁徙过程里,由3个同胞兄弟创建的。九祭献典礼在历史上由3个村轮流主办。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各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会。1992年经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三月街被定为大理州的民族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举办,节期为7天。每年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国内外参加者众多,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剑川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典型的白族聚居县。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是一个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举办地点石宝山属剑川县沙溪镇。     据考证,石宝山歌会已有上千年历史。唐《蛮书》卷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葫...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县的哈尼族村落。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体系严整、形态完备,包括建村立寨礼俗、开垦耕种礼俗、节庆祭典礼俗、人生礼俗、服饰饮食礼俗等5大类别。 建村立寨礼俗规定哈尼族...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长街宴,哈尼语称为“知交把”、“多交夺”或“资乌夺”,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的哈尼族聚居区域。     长街宴分为祭寨神长街宴、六月年长街宴和十月年长街宴3种类型,祭祀神灵、求神护佑稻谷丰收、感激神灵赐福人间、摆街...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彝族占总人口的47.8%。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大庄镇、雨龙乡等彝族地区的老虎笙是一种祭祀性的仿生舞蹈,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彝族以虎为其祖先,自称倮倮,“倮”即虎。法脿镇小麦地冲村有民间故事,讲述仙人变成...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左脚舞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族喜爱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流传于全县各乡镇。     彝族左脚舞历史悠久,清康熙四十一年《定远县志》载:“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城外南郊东岳庙(今南山寺)赶市,四方远近商贾汉彝买卖衣具货物,至四月初三方...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昆明市晋宁县双河彝族乡有2505户,9172人,其中彝族7138人,占总人口的75.85%。     秧老鼓,又称花鼓,相传系由外地流传至当地。秧老鼓舞是汉族、彝族自娱性和表演性相兼的民间舞蹈,多在民间年节喜庆时跳,送葬时也跳,以打...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维则乡干塘子村,彝族撒尼语称“阿着底”,全村共有农户82户,342人,全部是彝族撒尼人。     据传,早在明、清时期,刺绣就在撒尼妇女中盛行。撒尼妇女一般十一、二岁就从长辈那里学会挑太阳花,十三、四岁便会绣八角...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一镇起飞村委会红万村,地处弥勒县西一镇南部15公里处。红万村民小组由大寨和小寨组成,现有居民313户。人均耕地面积1.73亩。2004年人均经济收入1128元。红万村大、小寨现存民居有土木结构式传统民居、...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巡检司镇高甸行政村共有农户108户,人口486人,人均耕地面积1.86亩。人均收入1778元(2004年)。这里居住的都是彝族阿哲支系。 现存的传统民居包括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掌房结构、石木结构传统民居等4种。生...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奕车人共2万多人,全住在车普村一带。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人)文化保护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大羊街乡车普村,共191户,925人。人均耕地面积0.45亩,人均纯收入762元。海拔1437~1500米,倚坡踞岭傍田,梯田、樱...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水槽寨瑶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分上水槽寨和下水槽寨,共136户,673人。人均耕地面积2.15亩。人均收入539元。     该村位于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边缘,生态环境优越。下水槽瑶语称“吊坪”。瑶...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萂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大营镇境内,全村1402户,5769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收入1306元(2004年)。萂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一个家家藏书、户户种花的村庄,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还是南诏贵族大义宁国主杨干贞的故里。萂村...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周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州镇北端,是古代城邑之一和大理坝子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全村2188户,9570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村。     周城交通方便,地处白族地区的腹心,是白族村寨的典型代表,积淀着深厚的白族文化。白族的...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勐罕(橄榄坝)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由曼听、曼春满、曼降、曼乍、曼嘎等5个傣族自然村组成,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行政村管辖。5个村寨紧密相邻,呈扇形分布,从正面看犹如一只开屏的孔雀,分布在勐罕镇的中心。保护区占地101.7...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南段村位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最南端,西南和南面与缅甸接壤,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南段行政村总面积65.4平方千米,下辖10个自然村,1个茶厂。全村现有人口468户,2026人。人均耕地面积3.5亩,人均收入855元(20...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岳宋行政村地处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政府所在地,下辖1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永老寨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南锡河东岸的山区地带,海拔860米~1300米。全寨78户,312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纯收入444元(2003...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槟榔园村傣族(花腰傣)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南蚌村委会(行政村)大槟榔园村。全村58户,299人,人均耕地面积1.13亩,人均收入1488元(2003年)。村寨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大槟榔园村...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古当行政村共有农户306户,1142人,其中村办事处周边5个自然村共178户,646人。人均收入580元(2004年)。古当村是著名的傈僳族服饰和歌舞之乡,素有“美女村”的...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丙中洛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北面高黎贡山脚下,海拔1430~ 5128 米 。辖4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包括秋那桶、甲生、丙中洛等怒族村寨。全乡共有农户1570户,6093人,其中怒族3031人,占...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独龙江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海拔1200~5128米。全乡辖6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独龙江两岸的台地上,830户,4014人,其中独龙族393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者太村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西北部者太乡政府所在地,地处滇桂黔交界地区,境内有革夺仙人洞和清水江峡谷等景点,有发展旅游的广阔前景。全村由5个壮族自然村组成,共有561户,2271人。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627元(2...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马游坪村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四周山峦环抱,中心形成高原盆地。森林覆盖率为75%。全村567户,217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3%,人均耕地面积1.56亩,人均纯收入634元(2001年)。     马游坪村始建...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石屏彝族剪纸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镇一带。     石屏龙武彝族因其女子服饰绣有美丽的花腰带而被称为花腰彝,其妇女服饰以图形多样、色彩艳丽、绣工精美而闻名。龙武地区的彝族以是否会挑花绣朵作为衡量女子心灵手巧和聪明能干的...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腾冲市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中出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云南傣族地区的傣族群众视孔雀为吉祥如意、美丽善良的象征。孔雀舞在傣族村寨十分盛行,是其民间颇具特色的表演性和自娱性舞蹈种类。       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傣族孔雀舞普遍流行于勐马镇、娜允镇的40多个傣族村寨中,每...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烟盒舞流传于扬武镇鲁奎山和磨盘山一带,彝语称“楂奇比”(团团转)或“尼盖比”(跳姑娘),俗称“跳乐”,属传统自娱自乐性舞蹈。       传说以前当地彝族在无意中发现弹高梁杆能发出声响,于是便边弹边跳...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梁河县舞蹈“蹬窝罗”        阿昌族舞蹈“窝罗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湾中、勋可、内盖、横路、关璋、弄别、动来等阿昌族村寨,各地的动作风格大同小异。        阿昌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是“窝罗蹬嘎”,“窝罗”是曲调主...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葫芦笙舞是拉祜族有代表性的一个大舞种,主要流传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忙糯乡、勐勐镇、大文乡、勐库镇等拉祜村寨和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等拉祜族聚居区,是以吹葫芦笙为伴奏的民间舞蹈。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聚时...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打歌”又称“跳山歌”、“跳歌”、“跳笙”,是思茅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广为流传的自娱性民间舞蹈,遍布景东县每个彝族聚居及杂居的村寨,现已搜集整理43套,名称、跳法各异,特色亦不相同。       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鼓舞”基诺语为“厄扯锅”、“司土锅”,“司土”意为“大鼓”,“锅”即“跳”之意。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大部分村寨。基诺族跳大鼓舞有两种传说,一说是为了感谢基诺族创世祖先阿嫫腰白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另一说...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傈僳族舞蹈“刮克”又称“打转舞”,可意译为“欢乐跳”。分支较多,流传于怒江大峡谷福贡县、泸水县的傈僳族村寨,是傈僳族传统的娱乐性集体舞蹈。泸水县的“刮克”舞多以“生产舞”为基调,表现形式与福贡县“刮克”舞大同小异。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达比亚舞是怒族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等县怒族村寨。“达比亚”是怒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外形似琵琶、三弦。达比亚舞即是以“达比亚”乐器名称命名的舞蹈。       达比亚舞以舞者边弹边舞为特征,有近百个套路,...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峨山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流传于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村寨。在双江镇、小街镇、甸中镇、化念镇、塔甸镇、大龙潭乡、富良棚乡、岔河乡,均有大量的彝族花鼓舞分布,并有经常性活动。          花鼓舞于清末(189...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棕扇舞是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象脚鼓舞流行于德宏州盈江县、瑞丽市等傣族聚居村寨。象脚鼓的历史悠久,有关鼓和舞蹈的民间传说甚多,属于祭祀性兼欢庆性的舞蹈。作为当地傣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象脚鼓舞表现了傣族人民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陆良县大三弦舞       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打鼓村彝族撒尼人的大三弦舞世代流传,无具体起源时代可查。彝族大三弦舞主要是人们在节庆时和劳动之余跳的一种集体舞。小伙子们在天黑后挎上三弦,见景生情,边弹边唱,在寨中邀请舞伴。人们听到传出的琴声...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刀舞是从景颇族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由格斗刀术演变而成,历史悠久,但其渊源已无从考证。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颇族聚居区。       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闪欠戈”,是景颇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是刚劲有力...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和社区(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布绕支系)民间女子舞蹈。       相传甩发舞是500多年前一个叫叶带的佤族姑娘首创的。传说叶带与佤族小伙子岩奇相爱,一天,...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白象舞、马鹿舞是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       白象舞道具造型分白牙白象和红牙白...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昭通四筒鼓舞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又称“跳鼓”、“跳丧鼓”,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汉族居住的农村,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据《周礼》记载:“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为:“四面鼓也,...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纸马舞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壮族村寨的传统丧葬祭祀舞蹈。壮族先民崇拜祖先,深受道教影响,每当老人去世,均要组织丧葬祭祀活动,请舞队跳纸马舞,用来超度亡灵、安祖和驱鬼。       纸马舞一般由跳纸马舞、舞狮子、...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傣族传统制陶工艺广泛流传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土陶制品形制古朴,至今还完整地保持着泥条盘筑法和在露天平地低温堆烧的传统工艺。 傣族土陶广泛使用于日常生产、居家生活和佛事活动中。制陶工具一般由大小花纹...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乡芒景寨傣族手工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中国古代造纸的5步工艺流程,包括采构皮、去杂质、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浇纸、晒纸、揭纸等主要工序。造纸工具均为自制,有抄纸器、水槽、木槌、戥子、表面平整的石头或木...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拉祜族葫芦笙制作工艺在拉祜族聚居区十分普遍,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嘎乡南六村南嘎河寨是葫芦笙制作技艺水平较高的一个拉祜族村寨。     拉祜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南嘎河拉祜族的葫芦笙制作较精细...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属传统民间金属制作工艺,现仅存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坝心镇和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 走银即镀银,乌铜走银即在铜胚上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样,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银或金,再将铜胚表面处理成黑色,使其在庄重深...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斑铜工艺属民间传统金属加工工艺,流传于会泽县、昆明市及东川(现为昆明市东川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斑铜,因天然铜矿中含有各种金属,经冶炼熔铸后形成橘红色的斑纹而得名。斑铜有“生斑”、“熟斑”之分,生斑由高品位天然铜矿石加工而成,斑矿罕...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镇南月琴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因南华旧名镇南县而得名,镇南月琴当地俗称“弦子”,制作历史悠久,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载:“州人杨氏世袭其业,所造者皆有美音,市之者甚重”。旧时的作坊多集中城内,有抱月斋、得月斋、...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皮影戏是在腾冲市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壮族渔鼓“庄巴”是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壮族曲艺形式。     明清以来,汉族大量移居文山,将渔鼓演唱也带到壮族寨子,开始用壮族民间曲调演唱渔鼓,并收徒传艺。当地传说,汉族在一次战败后逃躲追兵时,被大河挡住了去路,面对湍急...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白剧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白族聚居地区。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是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白剧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同时还吸收...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剧主要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地区和云南省内部分彝族自治县。     彝族最早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1947年,原楚雄州大姚县直苴乡(现属永仁县)小学教师用彝族歌舞编演过节目,但未普及。新中国建立后,一批革命歌曲和文艺节目传...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宜良滇剧     昆明市宜良县滇剧演出的年代较早。据《曲靖地区戏曲志》记载,清末民初,宜良县就有陈维纯组建的滇剧班子,主要演折子戏,也演出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条纲戏。由于演出活动较频繁,就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滇剧艺人。1953年,宜良成立了“协...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建水花灯 云南花灯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歌舞、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在云南由于各民族共居,形成了云南花灯的多支派特色。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乡白云村、普雄乡塔瓦、南庄羊街为代表的彝族花灯,是云南...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姚安花灯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花灯有史可查的最早时间为明代,流传较广。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靠父母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至今。花灯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由农民组织玩灯班子前往各村各户去表演。     姚安花灯以“拉花”...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元谋花灯     元谋花灯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外来剧种、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元谋花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全县有39个灯社,每年春节都在邻近村社巡回演出,演...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嵩明花灯     作为云南花灯主要流传地之一,嵩明县的传统花灯活动十分兴盛,据史料记载有超过200个村寨曾有花灯活动。除元宵灯会期间的表演外,嵩明花灯还在各种民间庙会中汇聚表演,灯期长达一二个月。嵩明花灯的表演形式多样,民间习惯分为“团场”...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     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关索戏系云南傩戏剧种,属军傩范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流传于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小屯原名先锋营,相传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命关羽之子关索为先锋,后屯兵于小屯村。故有关索戏是随军传入澄江之说。     小屯村的关索戏,旧时每三年...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普遍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南诏图传》中的“修廊曲庑”图表明了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建筑中开始广泛采用彩绘的时期。后经元、明、清几...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雕久负盛名,自唐代就有盛誉,明清时大批剑川石匠应召入宫,参加北京故宫、圆明园的修建。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过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的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宝山石窟突出反映了剑川石雕的艺术特色。...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乡新建村有6类传统傈僳族民间音乐:一是木刮,即古歌,是在大规模群众集会或重大活动演唱的叙事性抒情调子,流传较广,一般由1~2名男子领唱,众男子合唱,内容主要为家谱和史诗。二是摆时,即叙事歌,多声部民歌,内容...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布朗族山歌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歌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浓郁。     布朗族山歌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尤其在女声中最为明显。一般有独唱、对唱、群唱...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木鼓舞,佤语称“各老代刻落”,是广泛流传于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的民间舞蹈,它与佤族拉木鼓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历史上,佤族把木鼓视为通天神器和山寨的保护神,也是佤族部落出征决战、召集成员、举行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摆舞是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世代相传的集体舞蹈,极有特色,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高兴,便相聚而舞,节日喜庆、婚丧嫁娶尤其盛行,深受群众喜爱。     摆舞以女性为主,以象脚鼓、铓、镲等为主要伴奏乐器,领舞者边敲奏乐器...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乡自然环境优美,共有苗族423户,1533人。每逢节日和喜庆活动时,他们都要聚在一起吹起芦笙,跳芦笙舞。     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起源于祭祀活动。现在保存的芦笙舞可分为6类:再现古代战争和迁徙的芦笙舞、模仿动物的...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乐作舞,意为“大家一起跳舞”,发端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是哈尼族和彝族群众根据晒荞子而编跳的踩荞舞。哈尼族与彝族的乐作舞在名称上基本相同,习惯上统称为乐作舞,它们的音乐、步法基本相似。红河县这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会跳乐作舞,目...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据考古资料显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泥条盘筑法烧制的陶器制品。至清道光年间,经过建水艺人的改进,紫陶逐步发展为工艺美术陶,产品增加了文化内涵,品种也更丰富,有茶具、文具、酒具等。建水碗窑村古窑址星罗棋布,充...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者湾是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一个自然村,共有1199户,4191人。者湾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士辈出,具有崇尚书画、喜好收藏、耕读并重的优秀传统。布文星——清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武解元,兼工书法,以行、草见长,在云南名重一时;...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是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流传最广和最主要的一种民间舞蹈,清末就在县内广泛传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花鼓舞过去主要是丧葬时跳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后逐渐演变为以舞为主、歌为辅,成为逢年过节、...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开化镇辖12个社区,8个村委会,310个村民小组,共15,535户159,902人。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11%。     壮族纸马舞历史古老。原是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5万多人口,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等民族。铜鼓舞主要在当地壮族、彝族中流传。壮族铜鼓舞主要流传于者免乡、底圩乡、者太乡、珠琳镇、旧莫乡、那洒镇,彝族铜鼓舞主要流传于八宝镇和黑支朵乡。 铜...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位于云南东南部,南与越南接壤。人口39万,壮族占54%。     富宁壮剧源远流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壮剧剧种繁衍地之一,最早出现于富宁剥隘的者宁地区,源于壮族民歌。壮剧最初的形式是“单分”(念歌),后逐渐演变...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是傈僳族聚居地,全镇2317户,10298人,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8.7%。     阿尺木刮是叶枝镇盛行的群众性傈僳族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从前,傈僳族先民长期过着游牧、采集、刀耕...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锅庄是藏族自娱性无伴奏的一种集体舞蹈。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藏区把锅庄称为“果卓”,意为圆圈舞、欢乐舞。每逢重大节日、婚嫁喜庆、重要聚会、迎宾送客、丰收季节,藏民都会欢乐起舞,通宵达旦,常有千人锅庄、万人锅庄的盛大场面出现。  ...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景颇族目瑙纵歌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歌舞形式和传统民族节日。     目瑙纵歌起源于宗教活动。举办目瑙纵歌的最主要内容就是跳目瑙纵歌舞。舞场中心有立起的4根木柱,称为“目瑙示栋...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传于德宏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瑞丽市的孔雀舞最有代表性。     在傣族人民心中,孔雀是吉祥的象征和幸福的“圣鸟”。傣族把跳孔雀舞称为“嘎洛勇”...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共有36321户,15.85万人,居住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等民族。     葫芦丝,傣语称“毕朗道”,直译为葫芦箫,属吹管舌簧乐器,历史悠久,在梁河县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都有传承,在芒东、勐养...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东乡位于丽江市区东北部金沙江河谷地区,乡政府所在地大东村委会海拔1800米,离市区60公里。辖建新、大东、白水3个村民委员会,共计35个村民小组。有1718户,7089人,境内以纳西族为主体,还分布有汉、彝、藏等民族。     大...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打歌是流行于腊罗、迷撒和格尼3个彝族支系中的歌舞形式,融歌、舞、乐、美术(服饰)、民间文学(唱词)为一体,广泛分布于该县各彝族乡村。近2万个家庭、10多万彝族群众人人会打歌,400多个自然村都有打...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族吹吹腔历史古老。吹吹腔代表人物很多,迄今为止有上百位艺术精英闻名省内外。目前全县有4个地区为吹吹腔的主要流行区域,有专业和业余剧团9个,曾多次参加全省文艺汇演,深受欢迎。历史上当地有13座戏台,现保存完好的仍...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本曲是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说唱曲艺种类,专门用“白语汉字”演唱整本长篇故事。曲本多取材于汉族、白族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叙述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真实生存状况和思想情感。大理地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祭寨神林是哈尼族每年春耕开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祭寨神林广泛流传于云南省哈尼族村落。元阳县各乡镇的祭寨神林,是所有哈尼族村落最隆重的节庆大典。祭寨神林源远流长,但各地祭寨神林的节期略有不同。元阳县哈播村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歌会于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在云南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举行,届时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聚集一处,弹弦对调以歌觅偶,同时还可到各寺庙烧香拜佛,参加“阿吒力”佛教法事、白族地区中央本主及石雕女阴“阿央白”...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它始于唐代永徽年间,系由庙会演变而成,其产生与佛教在大理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月街街期为七天,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至二十一日结束。每年赶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各地及海外都有人参加。 /&g...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通海高台是在云南省通海县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中保留的一种抬阁表演形式。   明清时军屯移民将粤、闽等省的“抬阁”和“飘色”传到云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二十七日立的《高台会碑》记载,原通海、河西(今通海县辖镇)两县迎高台兴起于清乾隆年间,从七街(今通海县辖镇)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浇花节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德昂族民众中。浇花节从清明节后第七天开始,前后历时三天。节日的第一天,德昂族群众都会穿起节日盛装,背上从井里打来的清水,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食物,手捧鲜花,汇集到本寨的奘房中。节日仪式由寨内的长老主持,仪式过程中,男青年敲响象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昌宁苗族服饰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街乡的苗族村寨。其原料主要为当地生产的火麻土布。当地苗族人民将火麻剥出的麻丝用手摇机纺成线,再用土布机织成火麻土布。苗族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在麻布缝制成的衣裙上缝出各种图案,抒写出自己的梦想与渴望。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盛装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的怒族聚居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   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   卡雀哇节在每年农历腊月即公历的12月至次年的1月之间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   目瑙纵歌产生年代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目瑙纵歌的最主要活动是跳目瑙纵歌舞,正式活动前,人们在舞场中心立起四根木柱,用来祭祀太阳和指示舞蹈路线。...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楚雄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古时又称星回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德宏泼水节是世居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清明节后第七至第十天。   泼水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在傣族稻作文明基础上融汇11至13世纪南传的上座部佛教而逐渐形成的,是南传佛教宗教仪式与德宏傣族传统礼仪相结合的产物,...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医药是傣族人民在总结本民族传统医药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和借鉴印度古典医学和中医学知识,形成以“四塔、五蕴”(土、水、火、风谓之“四塔”,色、识、受、想、行谓之“五蕴”)和“解药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医学体系。   睡药疗法是傣医药传统外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中风、风湿病及...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医药是傣族人民在总结本民族传统医药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和借鉴印度古典医学和中医学知识,形成以“四塔、五蕴”(土、水、火、风谓之“四塔”,色、识、受、想、行谓之“五蕴”)和“解药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医学体系。   睡药疗法是傣医药传统外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中风、风湿病及...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医药是彝族人民的传统医药,分布于云南楚雄和四川凉山等地。彝医学将天地元气分为清浊二气,蕴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基本物质。人体以清气络胸、腹、五脏,以浊气循肌表、腹、背,上下六气贯通,制衡内外邪毒。这是彝族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认知,成为彝医学的基础理论。   水膏药疗法是...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藏族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积累完善形成的民族医药学体系。其历史源远流长、医著博大精深、理论体系完整。   迪庆藏医骨伤疗法是以传统藏医创伤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具有接骨功效的天...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为云南省石屏县岳家湾村抗金名将岳飞后裔岳永兄弟特创,历来为岳氏独家经营。   历史上,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走银是以铜、金等贵金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熔化后做成坯,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县而得名,素以风味独特而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蜚声中外。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下关沱茶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紧压茶,因创制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故名“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白族人民创造的十分典型的传统技艺,它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作为基本原料,经拼配、筛分、拣剔、半制品拼配、称量、蒸揉、压制成型、干燥、包装等十余道工艺制作而成,多为手工操作,蕴含着丰富的具...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云南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至唐代,普洱茶已远销内地和西藏。宋代,在“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普洱茶销行更广,出现了“士庶所有,皆普洱茶”的盛况。清代,普洱茶被列为贡品,朝廷增设官茶局专司有关的茶事。云南普洱茶主要产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勐海县等...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云南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至唐代,普洱茶已远销内地和西藏。宋代,在“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普洱茶销行更广,出现了“士庶所有,皆普洱茶”的盛况。清代,普洱茶被列为贡品,朝廷增设官茶局专司有关的茶事。云南普洱茶主要产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勐海县等...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贝叶经傣语称“坦兰”,是用铁笔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它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7世纪前后传入斯里兰卡,复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云南省西南边疆地区。现在发现有贝叶经文遗存的国家除中国以外,还有印度、泰国、缅甸、老挝、斯里兰卡等国。调查显示,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一带是较为完整地继承...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临沧市临翔区的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青华村、忙令村、勐旺村、勐准村、后寨村、忙巩村等村寨。制作象脚鼓的历史约五百多年。擅长制作象脚鼓的民间艺人近20人,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忙畔街道办事处青华村的俸传诗等人。   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体现了象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早在先秦时代,云南就以铜器制作而闻名于世。秦汉时期,朱提、堂琅(今云南昭通市、东川县、会泽县)等地生产的“朱提洗”、“堂琅洗”等铜器行销各地,为时所重。至明代,云南铜器匠师采用东川附近的天然斑铜矿石,用冷锻成型的方法制作成人物、动物及仿古的瓶、鼎、炉、罐、爵等斑铜制品,为铜器制作开创了一条新路。...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织锦是傣族先民劳动的产物,是傣族传统手工艺最早期的重要品种。傣族织锦与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佛教信仰、鬼神崇拜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傣族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傣族织锦出于妇女之手,体现了傣族地区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风习。傣族妇女劳作之余,在彩锦上织造...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被誉为中国名陶的建水陶器就产于该县碗窑村。碗窑村烧制建水紫陶的技艺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但此前碗窑村在宋元时代就已能够烧制一般陶器,遗存至今的元代龙窑和陶器残片即是明证。碗窑村以烧制陶器而得名,现有近三千人从事陶器生产。建水陶器烧制技艺由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纳西族东巴纸又称白地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纳西族东巴纸又称白地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西北部的户撒乡,主要集中在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个村。   户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其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明代“三征麓川”(1441—1449)时使户撒成为了“兵工厂”。阿...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建筑彩绘是一种相当宽泛的说法,它的一层含义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同,是指利用色彩、涂料、油漆等原料在建筑物墙体上平面描绘图像;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借助土、石、木、布、纸、陶等材料对建筑物及其内部陈设进行装饰。基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彩绘在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撒尼)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相传彝族(撒尼)刺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两代趋于成熟。它在撒尼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撒尼妇女自幼习绣,个个巧艺在手。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发展,撒尼刺绣艺术日臻完善。...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剑川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工作;宋代,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轰动京华。清代学者张泓在其《滇南新语》中记述:“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流传之...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剪纸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其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并被广泛应用于祭祀、赕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在潞西,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村民都能剪纸。   潞西傣族剪纸以特制...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东巴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流传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区。以纳西族民间信奉中的神灵、传说中的祖先及动物等为主要描绘内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有经卷图画、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等形式。   东巴的经卷图画包括东巴图画文字、封面装...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摔跤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比较常见,在云南省尤以彝族为甚。其中,石林县和元谋县彝族摔跤活动的群众基础最为广泛,最受群众欢迎。   元谋县小凉山乡彝族摔跤,彝语称为“格”,表示力量、技术的意思,是一项古老的为广大青少年男子喜爱的体育运动,它能强健身体,鼓...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章哈又称“赞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流传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思茅市江城、孟连、景谷等地傣族村寨,与傣族毗邻而居的布朗族中也有传唱。章哈既是歌手称谓,也是作为曲艺表演形式的曲种名称。   章哈的具体演出形式可分为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对唱有赛...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关索戏流行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初为古代用以驱邪逐疫的傩祭仪式,后逐渐发展成娱神娱人兼有的傩戏。   关索戏的表演特点是不设舞台、不化装,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时要举行祭祀,朝拜乐王庙,专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明末清初,湖北人根据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清戏这种新的戏曲形式。清代咸丰年之前,过境的商贾军民将湖北清戏带到地处古丝路要冲的云南省腾冲县甘蔗寨,在甘庶寨佤族民众中传播开来,逐渐演变成佤族清戏。   佤族清戏的声腔包括“九腔十三板”,这些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剧是楚雄彝族特有的一种地方民族戏剧,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广泛流传。它是在彝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融合了彝族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传统艺术的精华。   彝剧十分重视用音乐来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围绕不同曲调、唱腔,进一步以富有...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白剧历史悠久,系由明代洪武年间从内地传入大理地区的吹吹腔戏和大本曲剧合流而形成。清代光绪年间,吹吹腔戏的演出在白族农村极度兴盛,渔、樵、耕、读等各种戏剧人物风趣幽默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出白族耕读传家的生活风貌。由于历史原因,民国初年吹吹腔戏走向衰微,退居边远山乡。因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不受外界影响,...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滇剧是云南省主要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经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滇剧是云南省主要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经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滇剧是云南省主要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经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腾冲皮影戏至今有六七百年历史,分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东腔皮影主要服务于云南省腾冲县境东南部和城区坝子。1932年,应干崖(今盈江)土司邀请,赴旧城演唱《樊梨花征西》连台本戏49天,后又应边民及华侨邀请赴缅甸南坎演出《孙庞斗智》、《宝莲灯》等剧目三十余出。1961年,应邀到昆明为参加云南...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云南壮剧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它有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三个分支,各分支起源不尽相同。其中富宁土戏形成最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云南壮剧最早的唱腔形式即源自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均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   云南壮剧在融汇壮族山歌、...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棕扇舞是哈尼族传统舞蹈,流传于云南省红河与元江两县交界的哈尼族村寨。   在哈尼族的昂玛突(祭祖节)、库扎扎(六月节)、扎勒特(十月节)等传统节日及人生礼仪活动中,人们都要盛装酒宴对歌舞蹈,双手各持一柄棕树叶跳棕扇舞。   棕扇舞有六十多种...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搓蹉汉语意为“跳舞”,是普米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的通甸、河西、啦井、金顶及磴等乡镇普米族聚居的村寨。由于搓蹉以四弦的“比柏”伴奏,以羊皮鼓击节,因此又被称为“四弦舞”、“羊皮舞”。   搓磋源于普米族传说,据说很久以前,一位英俊的普米族小...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芦笙舞是由最初的娱神祈福仪式演化而来的,其内容以表现拉祜族原始的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模拟动物,展现人的欢乐情绪等为主。拉祜族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象征。拉祜族人在葫芦上插上五根竹管制成芦笙,每年尝新节和...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纳西族热美蹉是纳西族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的一种原始集体歌舞,流传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坝子东北的大东乡,包括玉龙雪山以东、金沙江以西的崇山峻岭和沿江小片河谷地带。“热美蹉”是纳西语的汉字记音,纳西族热美蹉的历史沿革无明确的文字记载,据和世文等人对丽江地区歌舞的对比研究,它与至今保留在金沙江河谷地带宁...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的总称,它起源于布朗族的创世传说和祭祀活动,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大文乡等的布朗族村寨中流传。   布朗族蜂桶鼓舞由跳蜂桶鼓(克广)、跳象脚鼓(克广紧)和跳甩手巾(习袜帕洁)三个部分组成,它有5种套路、三步和五步...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乐作舞是哈尼族和彝族共有的一种歌、舞、乐一体的古老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岸红河县的哈尼族、彝族村寨。跳乐作舞,彝族民间称为“载比”;哈尼族民间称为“哈塞塞”,又名“龙纵撮”。   “乐作”的称谓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哈尼语音译,“乐”是大家...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在休闲或欢乐时,彝族人往往都会跳起它。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彝族支系对三弦舞各有不同称谓,流传于阿细彝区的三弦舞称“阿细跳月”,流传于撒尼彝区的三弦舞称“撒尼大三弦”。三弦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男女都可参加,但跳舞时只有男子使用三弦,女子只是踏着节奏伴舞。彝...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在休闲或欢乐时,彝族人往往都会跳起它。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彝族支系对三弦舞各有不同称谓,流传于阿细彝区的三弦舞称“阿细跳月”,流传于撒尼彝区的三弦舞称“撒尼大三弦”。三弦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男女都可参加,但跳舞时只有男子使用三弦,女子只是踏着节奏伴舞。彝...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老虎笙是一种同时具备祭祀性和自娱性的舞蹈,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   老虎笙舞姿以奔放雄浑著称,展现了山地民族的刚强性格,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虎的崇拜。其主要动作是模拟老虎的各种动态,生猛有力,体现了彝族人民图腾崇拜的习俗,古朴传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左脚舞,彝语称为“咕遮”,古名“堕左脚”,是彝族一种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它是在彝族长期的刀耕火种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歌、舞、乐合一,以娱人、交往、健身为目的。彝族左脚舞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对牟定县彝族人民乃至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r...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打歌也称“踏歌”,是云南省巍山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普及的一种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歌”当时已广为流传,除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人们都会彻夜踏跳。   彝族打歌多在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流传的一种礼节性风俗舞蹈。它起源于古老的祭祀,长期以来一直在南涧彝族地区传沿不绝。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增加喜庆气氛,往往要跳起这种舞蹈。在《奉圣乐》伴奏下,舞者捧盘或托盘起舞,舞姿多以旋转为主,舞袖旋转,姿态繁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它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可在多种场合表演或自娱。表演目的在于祭祀神灵,驱灾避邪,庆贺丰年。象脚鼓舞不仅流传于国内的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而且还传播到东南亚许多国家。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它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可在多种场合表演或自娱。表演目的在于祭祀神灵,驱灾避邪,庆贺丰年。象脚鼓舞不仅流传于国内的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而且还传播到东南亚许多国家。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跳大鼓舞以过“特懋克节”时最为隆重,时间是在立春后三天。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西畴彝族葫芦笙舞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村。曼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在开化古铜鼓图饰上,有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舞姿正是一个典型...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广南县出土的铜鼓文物,年代最早的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是纳西先民创制的一部器乐、声乐及舞蹈相结合的古典音乐套曲。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纳西族的先民受东汉“白狼献诗”影响,“俗好饮酒歌舞”(唐《蛮书》),后逐渐成为一个...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弥渡民歌是指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境内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民歌。   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洞经音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汉族、白族、纳西族群众中,它原是一种道教礼仪音乐,因以诵唱《大洞仙经》经文为主要内容而得名。其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每个流传地区都有独立成套的各类曲调,数量四十首至百余首不等。   通海洞经古乐流传于云南省通海县境内,以秀山镇、河西镇为中心,传播...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市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民歌曲调繁多,内容丰富,按题材内容则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和长篇抒情诗、叙事诗等。 布朗族...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这些民歌曲调丰富,有独唱、对唱、重唱、一唱众和等多样的演唱形式,有时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艺术表现别具特色。 彝族酒歌...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姚安坝子腔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样式,主要流传于姚安县境内以汉族为主的村寨中,多在春耕栽种季节和秧苗拔绿时由汉族青年男女以对唱方式演唱。   姚安坝子腔历史久远,据传系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由中原传入,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海菜腔歌唱历史...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阿细先基》,又名《阿细人的歌》,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创世史诗,口头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地区的阿细人聚居地。由于长诗是由艺人用阿细语创作并演唱,散落于民间,所以长期不被外界所知闻。20世纪40年代,经诗人光未然、语言学家袁家骅先后搜集整理出版,才得以广为外界所知。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长8900行,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诞生。第二章讲述了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杜率领天下豪杰改造天地,使土壤肥沃、庄稼生长的奋斗过程。第三章讲述大地洪...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哈尼族碧约人口传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滇南的哈尼族聚居地区,主要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红河州、玉溪市的哈尼族碧约人支系聚居的村寨中。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长诗中的两位青年,男为英雄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坡芽情歌是一部由81个图画符号记录在土布上的爱情民歌集,壮族语称“布瓦吩”,意为“把花纹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现在当地群众称其为“坡芽歌书”),主要流传于以云南省富宁县的六益、者宁,归朝的那贯、老街三寨,者桑乡的百比,以及花甲乡等地的壮族村寨,而以剥隘镇坡芽村为中心。图画符号有月、星、树、稻谷...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司岗里是广泛流传于佤族民间的口述文学,它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中心,在邻近各县市及周边国家的佤族聚居区广泛流传。   “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传说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米雀啄开岩洞,...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流传于云南省的沧源、澜沧以及西盟佤族自治县。“司岗”是佤语“石洞”、“洞穴”或“葫芦”的意思。作品描述了人类从“司岗”出来后发生的各种故事,包括人类起源,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产生、祖先事迹、村寨史、家族史、民族史、民族关系、英雄故事、爱情故事等。内容涉及佤族与自然现...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口传长诗召树屯与喃木诺娜是傣族最著名、最优秀且流传最广泛的爱情赞美诗,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它历史久远,版本众多,不仅有口头传承的说唱韵文(长诗)和散文体长篇故事,还被民间画师用作佛寺壁画、经画的创作题材,有的地方甚至连湖泊、池塘也以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中的“金湖”命名。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的庄重、典雅的古老歌唱形式。哈尼哈吧主要在云南省南部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元江、墨江、绿春、金平、江城等哈尼族聚居县流传,思茅、西双版纳、澜沧等地也有。   哈尼哈...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查姆是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大麦地镇、安龙堡乡等彝族地区的彝族民间创世史诗,具有悠久的历史。查姆在彝语中为“大”和“起源”之意,一般意译为“万物的起源”。查姆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记述了人类、万物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由通晓彝文的毕摩(彝族祭司)用彝文记录在书笺上进行传承,其结构庞杂、神话色彩浓厚。查姆基本...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民间创世神话史诗,流传于我国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乡和西南部临沧市镇康、耿马、永德、双江县及缅甸掸邦、佤邦一带。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先民植物崇拜(茶神)的自然产物,是“集体创作的部落故事”。约14世纪后,德昂族艺人借用傣族文字对其进行了整理、记...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姚安口传彝族梅葛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梅葛取名于一种彝语曲调名称,因彝族民间歌曲大都用“梅葛调”演唱,总称为“梅葛”。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部有影响的彝族历史叙事长诗,千百年来流传于姚安县的彝族聚居山寨。   目...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其起源时间的下限不晚于唐代。作为山区梯田生产技术及其礼仪禁忌的百科大典,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单元的内容。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调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   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阿昌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传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群众中,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式传承至今。   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