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食名菜-凯发一触即发

四川美食名菜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四川经典名菜之一,其香辣鲜美,蒜味浓厚,肥而不腻,为人们称道。食“白肉”的最早记录在宋代的东北,后慢慢自东北入中原,再到江南,最后到四川。而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饪基础上加以蒜泥调味。选用肥瘦相连的坐墩肉,经水煮断生、切片,加入由蒜蓉、香油、酱油、辣椒油、盐、味精等调好的酱汁,浇在肉片上即可供食。

赖汤圆

赖汤圆原是赖元鑫经营的,卖普通汤圆,1913年在商业场口摆摊经营时,由于工人的建议改卖附油汤圆、鸡油汤圆,业务就发达了,才在总府街正式开店营业取名“赖汤圆”。汤圆煮时不浑水,吃时不腻口,不粘牙、不粘筷子,另加白糖芝麻酱蘸食,其味更美。

钟水饺

“钟水饺”开业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3年),创始人厨师名钟燮森。因开业之初店址在成都荔枝巷,又名荔枝巷水饺,直至今日,模仿者众多,终不得法。钟水饺以四川的调料为特色,仍然一枝独秀,风流百余年。为人们青睐,被视为小吃中的精品。

龙抄手

成都“中华老字号”龙抄手餐饮企业,当家小吃“龙抄手”以“抄手”为龙头汇西蜀传统小吃于一堂,集天府特色川菜于一体。龙抄手以皮薄、馅嫩、爽滑、汤浓味鲜而著名。1942年冬月,龙抄手开店于悦来场,创建人为张光武、黄辅德、杨松如三人;1956年6月迁至劝业场;1963年3月迁至春熙路南段;2007年8月28日迁至春熙路中山广场东侧城守街63号现址。

广汉缠丝兔

清朝初期,四川盛行养兔,吃兔风靡一时。早在19世纪末期,广汉就已出现小作坊手工制造的缠丝兔,因其味道鲜美在四川民间广为流传。广汉缠丝兔形态完整,体表因细绳从颈部缠至后腿,呈螺旋形缠绕,腹部缠紧不露料,体表呈棕褐红色或红棕色,无粘液,无霉点;肌肉丰满,肌肉切面紧密,呈淡红色或玫瑰色,略有弹性;味香浓郁,咸香可口,旅行野餐,尤为适宜。

宜宾燃面

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又称燃面。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名小吃。朱德委员长品尝燃面后对其赞不绝口,给予高度评价。

水煮黄辣丁

新津河鲜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肉质紧致细嫩,口感爽滑。以黄辣丁为例,新津名菜,川菜奇葩。黄辣丁是一种生活在湍急清澈溪流中的鱼类,产于岷江上游,学名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牙子,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以麻而不木、辣而不燥、味道鲜美而闻名四方。

射洪手撕牛肉

射洪清真麦加牛肉,最早可追溯到清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无数顾客所称道,更是无法完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取代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它是牛肉制作技术融和民族餐饮文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清真牛肉更趋于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念。麦加手撕牛肉,现已递进传承至现在的第四、五代。这是清真麦加人灵与肉的结晶、术与道的融合、技与艺的和谐,风味和质感在匠心中升华,品牌和绿色健康在坚守中定型。

樟茶鸭子

中华老字号“耗子洞鸭店”,1928年创业至今,传承90余载。选细嫩仔鸭,用樟树叶和茉莉花茶末燃烧时产生的樟茶烟味熏制,并经过腌、卤、油淋等多种工序制作而成,故名樟茶鸭子。

梓潼镶碗

梓潼镶碗是梓潼县的一道特色大菜,乡间田席“十大碗”的头菜,被誉为“梓潼三绝”之一。镶碗最早是宫廷御膳,明世宗时,总督营戍政的仇鸾,失势后举家迁居梓潼,并将此菜的制作方法一并带回家乡。此后,便在民间的田席上增加了这道必不可少的镶碗大菜,流传至今。此菜经川菜泰斗史正良创新,推出的“玻饺镶碗”、“海味镶碗”、“双喜镶碗”等,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菜造型美观,层次分明,色泽明丽,汤鲜肉香,咸鲜滋养。

火边子牛肉

火边子牛肉是自贡盐帮菜最经典的菜肴,也是自贡最早入选《中国菜谱》的菜品。它以刀功奇绝,薄如纸片,酥而不绵,细嚼化渣,麻辣鲜香,回味无穷,征服了大众。火边子牛肉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传统的火边子牛肉制作用料考究,只能选用牛后大腿上的“瓜头牛肉”。有经验的师傅可以将一块3斤左右的牛肉开剥成长达3米左右的薄片,经晾干、焙烤、卤制、二次晾干、压形等环节,食用时刷上秘制红油改刀装盘。

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是自贡盐帮菜的首席之作,也是川菜中的佼佼者,1981年入选《中国菜谱》。“水煮”是自贡独创的一种烹饪方法。其创始人为自贡20世纪40年代的名厨范吉安,发明水煮是受了当时盐工们的启发,运用“一滚当鲜”的民谚,创造性的将各种佐料和牛肉片一锅同煮,并在汤中加入由海椒、花椒炼成的双椒油,用沸油封烫的办法,延长此菜的保温时间,从而创造出口感滑嫩,集麻、辣、鲜、香、嫩、烫于一体,色泽明亮的盐帮菜精品。

资中鲶鱼

资中鲶鱼是川菜中一道名声响亮的名菜,备受欢迎,享誉世界,凡途经资中的客人都会停留下来,品尝鲶鱼的美味。鲶鱼的普遍做法是家常鲢鱼,一般取3斤左右的鲶鱼宰杀后洗净,将鱼切成条状,用盐、芡粉码入味,再挂糊过油。加适量泡椒和泡姜炒香后,加料酒和适量的水,收干水分,起锅前加些芹菜即成。鲶鱼肉入口细嫩无比,不嗜麻辣者也能尽享其味,送饭下酒皆宜。

乐山豆腐脑

乐山豆腐脑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乐山豆腐脑有牛华豆腐脑、峨眉豆腐脑等流派,制作工艺有细微不同,主要是用鸡精、大头菜颗粒、老抽、炒豌豆(黄豆或花生米)作底,以骨头熬制的美味汤汁勾芡而成的汤头为主,配上三两片白嫩豆花,根据食客口味不同加入粉丝、蛋花、酥肉、鸡丝、粉蒸牛肉或肥肠,上面再放上深红的熟油辣椒、翠绿的香菜或芹菜,一碗美味可口的乐山豆腐脑就呈现在眼前了。

峨眉鳝丝

“峨眉鳝丝”带有一种介于四川火锅和水煮肉片的特色风味,是当地人热情待客的传统名菜。“峨眉鳝丝”的历史,有的人说始于民国初期,也有人说源于临江一罗姓大地主家,还有人说应该追溯到张献忠剿四川说起,众说纷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乐山、峨眉山一带便已有路边小店,开始售卖峨眉鳝丝,“峨眉鳝丝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雪魔芋烧鸭

雪魔芋源自峨眉山金顶,早在三十年代峨眉山金殿(永明华藏寺)主持和尚圣谓,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一方剩余的魔芋(俗称黑豆腐)经过几天霜雪冷冻后,发泡成海绵状,吃起来万分可口,便仿照试制,结果味道鲜美,于是开始制作,雪魔芋从此问世。此后峨眉慢慢以雪魔芋为基础演变出多种用法,其中数峨眉雪魔芋烧鸭最广为流传。

天麻罐罐鸡

古时剑阁地区是氐羌人“髳、微”两大部落的聚居区,氐羌人因常年居住高山之上,被后世之人称之为“云端上的民族”。因“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故其日常生活常以制作腌腊肉品见长,炊具多以鼎锅、砂罐为之。此饮食风俗流传至今,在广元剑阁一带形成罐罐饭、罐罐汤、罐罐煨腊肉等系列菜肴。此菜制作简便,以罐罐独特的烹饪方式,选用剑门关土母鸡,配以剑门火腿、天麻、春笋等特色烹饪原料精心制作的一道特色菜肴。

鸡豆花

“豆花不用豆,吃鸡不见鸡,似花还非花”,鸡豆花成品与豆花几无分别,白色带淡黄色卤汁,但却不含豆。据传这道菜曾是宫中御品,先用厚刀背将鸡脯拍细,万不能剁碎,再与蛋清一起做出这道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鸡豆花”。味道清淡爽滑,既无鸡味,也无豆味,实在是奇妙得很。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一道常见川菜。鱼香,是四川菜肴主要传统味型之一。成菜具有鱼香味,其味是调味品调制而成。此法源出于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方法,而今已广泛用于川味的熟菜中。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北京菜中都有收录,原为鲁菜,叫油爆鸡丁,因它为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首创,丁又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又称“宫保”),故人们便将此菜冠以丁的封号,改称“宫保鸡丁”。后丁宝桢任四川总督,将此菜带入四川成都,经四川厨师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讲究,品质更为精良。后被四川的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各地做法略有不同。一般以鸡肉为主料,黄瓜、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饪而成,肉质滑脆、香辣味浓。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冶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四川回锅肉

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久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久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sliced beef and ox organs in chili sauce) ,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大千干烧鱼

大千干烧鱼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系世界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之家传菜,大千善于吃川菜之美名,不仅早年享誉天府之国,且在晚年将佳肴流传港台尤甚,在他的家乡四川内江流传至今的大千干烧鱼仍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美味家肴。

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才是川菜的代表和精隋。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关键是制汤。记得汤是老母鸡 大骨长时间熬制,再用剁碎的瘦肉入汤吸去表面的浮油并增鲜。白菜只要大白菜芯,开水中惮一下,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碗中上蒸笼蒸熟,最后捞起白菜放入制好的汤中。这道菜的特点是一个“鲜”字!鲜爽无比,不见一点油星,独具一格,妙不可言!

砂锅雅鱼

雅鱼,为雅安周公河一种重要食用鱼,学名齐口腹裂鱼,又名嘉鱼。古称丙穴鱼。有肉多、刺少、质嫩的特点,为川中鱼鲜烹饪原料中之上乘者。唐代大诗人杜甫诗 云:“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盛赞雅鱼之美。“砂锅雅鱼”为咸鲜味型,用于筵席常以“压台戏”最后出场。近年来,改为筵席头菜奉献食者。入席 后砂锅内仍保持沸腾状,鲜香四溢,鱼嫩汤鲜,营养丰富。

清蒸江团

清蒸江团是四川乐山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用江团鱼和火腿等为原料,经清蒸而成。成菜形状美观,肉质肥美细嫩,汤清味鲜。江团主要产于乐山境内岷江小三峡,此鱼无鳞少细刺、肉丰肥美。此菜制作较为复杂,仅辅料就有蘑菇、玉兰片、金钩、火腿、网油等,制作时将鱼清洗切块,用网油包裹,加入辅料及清汤入碗蒸约40分钟后除去网油即可成菜。特点是肉质细嫩,汤质乳白,咸鲜可口,回味悠长,异香扑鼻,营养丰富,是高档宴席的名菜。

网站地图